该人士认为,去年陆上风电市场的需求并没有缩水,而是能耗双控对风电铸造产业链形成影响,导致供应链紧张,多家风电整机商遭遇采购不到位,交货延迟的情况。
前三季度升降工作平台阅读销量 前三季度高空作业车累计销量为2914台,同比增加609台,增长26.4%,国内累计销量为2894台,占总销量比重为99.3%。挖掘机 挖掘机行业降幅明显,体现整体下滑的趋势 以挖掘机行业为例,3月份单月销量79035台,再创历史纪录。
从4月份开始,国内销量41100,同比下降5.24%,2021年10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8964台,同比下降30.6%。电动叉车累计销售494348台,同比增加219112台,增长79.6%,电动叉车占比58.4%。前三季度出口累计销量为228186台,占总销量比例为27%,同比增加102401台,增长81.4%。外资累计销售67515台,同比增加23870台,增长54.7%。前三季度国内累计销量94957台,占总销量比重为74.3%,同比增加26938台,增长39.6%。
叉车月度销量见图10所示。其中,国内企业累计销售779173台,同比增加261790台,增长50.6%。前者提高市场占有率,后者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。
其中,汽车起重机、正面吊、泵车位列前三,开工率分别为73.99%、58.04%、54.80%。今年开年,相比内销,出口仍保持高增长态势,1月份挖掘机销售数据显示,国内销售8282台,同比下降48.3%。二是中国的老龄化将带来很大的工程机械替代需求。向文波同时强调,工程机械行业远未见顶。
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26家挖掘机制造企业的统计,2022年1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.56万台,同比下降20.4%。向文波预测,2022年也许将成为工程机械行业比较好的一年,去年年底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战略举措,对工程机械行业来说将是非常大的机遇。
出口7325台,同比增长105%。一是国际化空间还非常大。同时,作为投资依赖型和周期性行业,工程机械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、供应链紧张、排放升级等诸多不确定因素,对投资者来说,行业方向难以把控。工程机械行业从2016年到2021年已经经历了长达五年的高速增长,增长适度回落甚至出现负增长都在预期之中,这是行业的特点。
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数据,2021年1月至12月,纳入统计的25家主机制造企业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34.28万台,同比增长4.6%。央视财经挖掘机指数显示,1月全国工程项目进入收尾阶段,虽然各类工程机械工作量同比去年同期数据有所下滑,但多地工程机械开工率维持高位、进出口贸易活跃。个人对2022年行业走势乐观,履职三一重工董事长刚1个月的向文波日前公开发声,不谈自己的就职感想,主要是为工程机械行业打气:一季度、上半年行业或有回落,但是下半年可能回升,全年前低后高。值得关注的是,2021年全年各类机械设备累计工作量同比增长20.12%,说明我国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。
向文波表示,工程机械企业应通过国际化对冲国内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影响。除政策红利外,向文波认为工程机械远未言顶,至少还有四大方面的机会来大幅拉升行业空间。
从工作量来看,正面吊自2021年11月起已连续3个月递增,分别为116.46(小时)、119.36(小时)、120.35(小时)。四是未来行业的智能化、少人化甚至无人化。
其中,国内市场销量27.44万台,同比下降6.3%。工程机械行业仍处调整周期。出口销量持续高增长 从月度销售数据看,去年4月份开始,工程机械行业进入调整期,走出前高后低的曲线,最后依靠一季度的长阳和出口爆发维持住了全年微增的局面。根据政策传导周期,向文波认为工程机械行业下半年将回升,全年前低后高。行业迎来战略性机遇 虽然工程机械行业仍处调整周期,但是春意已现。不过,行业的拐点契机已经出现。
三是技术周期,比如说双碳,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工程机械将逐步被淘汰预计到2030年,新能源装机占比将达38%,超过煤电成为我国装机第一大电源。
中国吊装市场超大吨位起重机械资源现状 目前,中国吊装市场上可用于风电吊装施工的大吨位、超大吨位起重机械总量超1700台。2000吨起重机保有量超8台(含3台全地面起重机)。
附:一台千吨级履带起重机的投资收益分析 单台车财务盈利能力分析(保守估算) 1. 总投资500万,计入第一年现金流出。7. 从目前来看市场上使用35年的履带吊还在服役,就是增加维修成本而已。
可以说,可再生能源电力已经成为我国碳减排路径上至关重要的支撑性力量,在3060碳中和目标下,可再生能源发展将成为刚性需求,未来新能源行业不再仅是补充和替代,而将成为能源供给侧的主力,在中短期内都是一个具备很大确定性的市场。从发展情况看,2021年海上风电异军突起,全年新增装机1690万千瓦,是此前累计建成总规模的1.8倍。4. 从现金流量表中可得:第一年继续注资36万,从第二年开始现金为正,第六年底整车回收成本后纯利润634-500=134万,第七年纯利润=1128-500=628万。3. 月运营成本5.5万=两个司机工资4万+取证保险1万+维护保养0.5万。
8. 实际运营过程中进出场费盈亏基本互抵,不用考虑。2023年开始,陆地装机容量约为每年50吉瓦约10000台风机,主吊机械需要量在200-250台。
5. 七年一个整体来计算投资回报率=628 /500=125.6%。平原风场风机,基本上以4兆瓦及以上,轮毂中心高度在100-140米机型为主,后续可能会向着更高更大发展。
以履带吊为例,目前国内450-800吨履带起重机放量很大(1000吨级履带起重机资源较少),是近几年三大吊车厂家主推车型,更能满足单机容量6兆瓦及以下、轮毂中心高度100米-160米的吊装需求,符合未来风电市场的发展趋势,未来6-10年内不会被市场淘汰。超大吨位起重机吊装市场需求分析 2020年以来,风机发展向更大、更高趋势凸显。
山地风场风机,基本上以单机容量4兆瓦及以上,轮毂中心高度100-120米机型为主。受2020年风电抢装潮的影响,近两年内超大吨位起重机保有量增加迅速。高比例新能源,是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。预计到2025年,全社会用电量在9~9.5万亿千瓦时之间,年均增速4%~4.5%。
由此可见,风电业务的发展仍有相当大的空间。因此,结合十四五规划及风电建设市场预期,在风机单机容量逐渐加大、轮毂中心高度不断加高的情况下,未来,轮式起重机的适应性受限增大,而千吨级及以上吨级的超大吨位履带起重机将得到更广泛使用,且这种重要性在3060期间将会持续。
超大吨位起重机应用市场前景展望 据国家能源局最公布数据:2021年我国风电、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达到1.01亿千瓦,其中风电新增4757万千瓦,光伏发电新增5297万千瓦。到2025年,预期全部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9-20%左右(55-56亿吨标准煤)。
2021年陆上风机新增装机30.67吉瓦,刨除2020年存量项目交付,2022年则还有30吉瓦左右要交付完成。根据国家能源局政策指标和2021年装机遗留项目情况,预计2022年总的陆地装机容量约为100吉瓦约20000台风机,主力单机容量为4.0兆瓦-5.5兆瓦,主吊机械需要量在400-500台之间。